继绍兴站圆满启幕后,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7月5日在江苏淮安再次续航。本次活动以“淮上文澜 西游梦长”为主题,通过名家文化座谈、沉浸式城市漫游、钤印大运河长卷、运河主题文化市集等四大创新板块配资平台app下载,立体演绎运河文化与西游IP的深度共鸣,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文化学者、游客及线上120余万观众共赴这场文化之约。
钤印长卷:南北文脉的千年对话
本次活动由首都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联合主办,淮安市图书馆承办,北京青年报协办。活动开场,首都图书馆副馆长谢鹏、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勇、淮安市图书馆馆长郁建伟等,共同为运河文化长卷钤印,象征南北文脉的交融与传承。
淮安站特设的赠书环节中,首都图书馆赠予淮安的《诗经》《如是京华》《京华旧影》,恰似三把钥匙——一部穿越三千年的诗歌总集,两册描摹北京风华的珍贵画卷,将燕京的文脉精魂汇入运河南流。而淮安回赠的《缘念淮安》《余丁地》《源乡》《淮安运河文化志》,则是一组立体的人文拼图:从个人记忆到集体乡愁,从文学想象到学术考据,四部作品共同勾勒出“运河之都”的肌理与情怀。
名家论道:解码西游的运河基因
“淮上文澜 西游梦长——淮安大运河的千年文脉”文化座谈成为全场焦点。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西游记》研究专家蔡铁鹰,河北大学教授韩田鹿,人民电竞副秘书长周晔,扬州大学教授李徽昭,围绕“《西游记》鲜为人知的运河血脉”“孙悟空从淮河水怪到赛博大圣的前世今生”“运河与《西游记》的共生发展和国际传播”“文旅融合中经典名著和大运河的新生机”等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李徽昭首先提到当下的运河文化充满了年轻现代气息。过去人们看大运河是看运河边的遗址公园和河流,而“大运河文化阅读行”主题活动以崭新视角,让阅读跟运河发生关系,使其独特的文脉传承得以深度呈现。
蔡铁鹰结合新著《大运河与〈西游记〉》指出,《西游记》不仅是文学巨著,更是运河文化千年积淀的产物。吴承恩生于淮安运河畔,将淮海地区的民间传说、市井文化融入创作——从唐僧的“江流儿”身世到观音得道的泗州古城传说,无不彰显运河对作品的深刻影响。韩田鹿进一步阐释,吴承恩以其独特的想象力与幽默感,赋予运河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使淮安文脉借由《西游记》走向世界。最新发售的《黑神话 悟空》官方手办在现场惊艳亮相:黑神话悟空大圣金甲套装的1/6可动人偶,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点翠飞龙釬、如意金箍棒等栩栩如生。
嘉宾们还追溯孙悟空的文化原型,揭秘其与淮河水怪“无支祁”的渊源。蔡铁鹰说,唐代黄河夺淮引发的水患,催生了无支祁兴风作浪的传说,这一形象经民间演绎,逐渐融入孙悟空的性格特质,形成“魔性”与“反抗精神”的文化基因。韩田鹿讲述,孙悟空身上有典型的市民、江湖游民特征。他走江湖时的机警,如躲过蜈蚣精的毒茶,与武松躲过孙二娘的毒酒如出一辙。这种见多识广、随机应变的特质,正是运河沿岸市井生活的写照。周晔强调,孙悟空形象的转变,从文学到影视、游戏,每一次重构都是时代精神的投射,“今天的黑悟空兼具创伤记忆、技术隐喻与审美异化,体现的是数字时代人们对自我身份、情感归属乃至虚实边界的重新思考。”数字技术让“赛博大圣”成为可能,但其内核始终是人们对自由、勇气的追求。
围绕运河文化与《西游记》IP的文旅开发,嘉宾们呼吁避免“打卡式”浅层利用,倡导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技术等方式,实现经典IP的深度转化。除了通过诗词、史料、碑刻来回望历史,现在年轻人也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展览、角色重塑,成为文化的“再创造者”。而运河沿岸城市开展文旅内容植入时,也将有更明确的方向:不把传统当作教材,要把它做成一个“开放世界”。
多维体验: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
当天,淮安市图书馆活动现场还特设运河主题文化市集。首都图书馆、淮安市图书馆、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等单位的众多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创作品进行展出,其中不乏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超级断货王”。 市集还开设了互动打卡活动,为现场读者提供“共印大运河长卷”同款迷你版印章,让读者把千年运河的智慧“印”回家。
此外,为 “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淮安站独家定制的城市漫游活动也同步展开。热心参与者探索中轴线上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走进中国漕运博物馆,追溯古代漕运的历史与文化;沿湖嘴大街漫步,聆听盐商故事;走访吴承恩故居,探寻《西游记》与淮安地方文化的联系;从御码头乘运河画舫至清江大闸,重温当年漕粮所必经的咽喉要道;走访热播剧《北上》故事发源地,打卡焕发年轻活力的百年老街“花街”;探访下河古镇,在文焕桥上听大运河的故事。
随着漫游淮安收尾, “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淮安站线下活动圆满落幕,据介绍,更多读者可以继续用镜头记录淮安的运河故事与西游传奇,在抖音平台参与首都图书馆发起的“#印象运河,由你发声”短视频大赛。
记者:路艳霞配资平台app下载
恒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